
摩鑫平台-官方网站“司法建议作为延伸审判职能,发挥司法效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逐渐显现出重要价值。”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淑芬日前在河北省易县人民法院调研时评价道。
当天,张淑芬先后参观了易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和紫荆关人民法庭等场所。在随后的座谈中,张淑芬指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聚焦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向相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将视野拓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涵盖了行政管理、金融服务、环境保护等众多行业与领域,既有对国有企业完善内部监管机制的建议,还有对行政机构环境保护风险的提示,亦或是对基层乡镇加强移风易俗的倡导,彰显了司法建议工作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实现了以司法智慧助力社会全方位发展。
张淑芬表示,一份好的司法建议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希望人民法院不断完善司法建议落实跟踪体系,从建议的送达、反馈意见的收集到整改措施的监督实施,由专人负责、全程跟进,确保司法建议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舟山市两级法院紧密结合海岛旅游特色,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用法治护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谢丽受邀到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走访调研,对法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谢丽在参观诉讼服务区、法庭审判区后表示,近年来,舟山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小岛法官”工作机制,优化“候潮开庭”“伏休执行”举措,更好地满足海岛群众司法需求。同时,做实涉旅纠纷联动调处,高效化解纠纷,针对民宿退订纠纷多发等问题,出台《民宿行业常见消费纠纷处置指引》,以规则之治促进源头治理,相关纠纷大幅下降。
“2024年的全国生态日暨普陀山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设立活动上,我见证了法院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法治保障引领作用。”谢丽告诉记者,舟山法院紧密结合海岛独特资源,联合多部门设立司法保护基地,构建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司法协同保护机制,以法之力守护美丽千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谢丽建议,舟山全市法院要继续关心和支持海岛文旅产业发展,为旅游业经营者提供更多更优法治服务,护航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
“濉溪法院依托临涣镇传统茶文化,创立‘和谐茶室’,化解大量民事纠纷,绘就独特的新时代好‘枫’景。”2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濉溪县刘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陈影到濉溪县人民法院调研多元解纷、基层治理工作时说。
陈影参观了临涣镇“和谐茶室”、濉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深入了解该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所取得的新成效。
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濉溪法院从临涣镇拥有600多年茶文化历史、民众遇纠纷“不去衙门去茶馆”的传统习俗中,总结提炼出“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做到以茶去火、以茶评理、以茶言和。先后聘请14名乡贤名士担任调解员,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5%以上。“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已经成为淮北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
濉溪法院还积极汲取红色文化,打造“小推车”心连心服务站,组建退休党员法官调解室,进一步拓宽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新路径。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对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殷切期待。濉溪法院拓宽解纷渠道,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做法,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陈影建议,人民法院要积极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探索更多与地方传统文化相适应、与人民需求相呼应的多元解纷新路径,真正让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福建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以‘法治元素’激活企业发展要素,为企业留得住、经营好、能生根,营造了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佳好佳(福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卫项目总监侯艳梅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走访调研,参观习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馆,实地了解该院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成效,并给予高度肯定。
去年以来,福建法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出服务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16条措施,深化开展“千名干警进千企”,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其中,福州中院联合市企联等打造“亲清法企会商厅”,组建“商和榕城”商会纠纷调解联盟,构建“商人纠纷商会解”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侯艳梅希望,人民法院要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从保护创新创造、优化诉讼服务等方面着手,持续探索创新,助力做强特色产业,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努力打造“立审执破调”一体化贯通全方位保障的司法服务工作体系,以公正司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更多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司法样本。
“靖安法院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将党建文化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建成法治教育政治生活馆,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司法文化,为法院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靖窑陶瓷坊技术工人伍映方到江西省靖安县人民法院调研时说道。
调研期间,伍映方先后参观了靖安法院的法治教育政治生活馆、“阳光小筑”青少年普法中心、廉洁文化长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室等场所,并围绕“党建文化引领审判执行工作”这一话题,与该院干警进行座谈交流。
况钟文化是江西省靖安县文化的特色。伍映方表示,近年来,靖安法院充分挖掘况钟文化精髓,将况钟文化元素融入法治文化,深入探索况钟文化与法院党建文化、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融合的新路径,构建以文化育人为基、以规范执法为轴、以审务督察为保障的全方位发展新模式,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
伍映方建议,靖安法院要深刻理解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脉,做好结合文章,切实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工作质效提升的“硬力量”,进一步增强干警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用更强的文化活力,助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天亮受邀走访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法院。江天亮参观了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诉前调解工作室、云上法庭、执行接待室,深入了解该院积案清理、法庭建设、队伍建设、脱薄等方面工作。
自被列为全国首批薄弱法院后,吉首法院对照“三加强两提升”脱薄条件,以提升基础能力为突破点,大力推进司法理念转变更新、专业人才培育任用、绩效考核减负增效、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管理制度完善健全五项重点工作,审判质效核心指标趋优向好,业务指标数据考核综合排名得到明显进步。
“在上级法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帮扶下,吉首法院化脱薄压力为前进动力,在案件办理质效、审判综合保障、专业人才培育等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成绩可见可感。特别是在化解执行难工作中,吉首法院建立执行通知前置机制、多部门联动执行机制,执行效率、效果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江天亮表示,希望吉首法院保持干劲、乘势而上,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障社会秩序稳定和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千色花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昌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法院会城人民法庭视察调研,听取该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情况汇报。
在会城法庭,黄达昌实地查看了法庭设施建设,参观了陈皮解纷室以及“粤平安”综合治理解纷室等场所,详细了解法庭在落实指导支持人民调解、服务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情况,听取了会城法庭“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专题汇报,详细了解创建工作背景、亮点成效以及后续工作计划。
黄达昌表示,会城法庭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为辖区安全稳定、服务地方发展保驾护航,各种创新方法值得肯定。尤其是会城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辖区产业特色,巧妙融合陈皮“和”文化,探索形成“和润”调解工作法,推动辖区近六成纠纷化解在诉前,护航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黄达昌建议,要持续发挥“和润”调解法的工作优势,多借助人民调解力量、多依靠职能部门和基层组织,充分调动“和力量”,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源头预防。要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运用多种举措为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引导企业将法律风险防范在前端、化解在源头,正向助力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同时,新会文化积淀深厚,建议新会区法院要充分弘扬辖区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注重在梁启超先生“乡治”中挖掘文化内涵,传承和发展基层治理经验,融合“自治、德治、法治”理念,推动法庭功能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区都市现代农业、农文旅深度融合,乡镇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离不开法院持续提供的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在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璧北人民法庭参观调研时说道。
当天,林其鑫还详细了解了该院为服务辖区生态康养、田园民宿、文旅采摘等产业而创新打造的“院坝法官”工作机制,对“院坝法官”深入村(社区)上门服务、就地解纷、普法宣传等工作取得成效表示肯定:“农村产业、乡镇企业法律风险意识相对薄弱,法院靠前开展司法服务,通过‘零距离’‘面对面’方式‘走村入企’,增强了服务保障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林其鑫表示,在完善城乡法治环境、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服务产业振兴与生态保护、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人民法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建议,要以更优司法促进县域法治经济与信用经济建设,高效化解小微企业纠纷,为乡镇企业和各类经济主体营造安心发展的环境,同时要将巡回审判与普法宣传结合,进一步靠前提供多样化司法服务,以法治力量推动城乡要素流动与资源整合,激发城乡经济活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支撑。
“榆林法院通过打造‘法润榆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推动构建青少年权益司法、学校、家庭、社会四大保护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晴空’”。2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燕受邀在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时,对榆林市两级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给与充分肯定。
马晓燕表示,近年来,榆林法院严厉打击校园欺凌和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妥善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积极推行圆桌审判、心理疏导、回访帮教等机制,让“折翼的天使”重回校园。积极组建爱心法官妈妈志愿服务队,与教育、民政等单位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动机制,推进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法院开放日、送法进校园、模拟法庭等活动,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司法是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马晓燕希望全省法院应主动适应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审判职能,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多维度开展教育指导、法治宣传,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各界共同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用司法呵护祖国未来。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律师协会会长刘建国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调研,实地查看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功能区建设,并在金凤区法院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旁听了一起案件庭审。
刘建国充分肯定了金凤区法院畅通线上、线下立案渠道,以科技赋能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智能化转变,对金凤区法院将司法解纷力量融入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神经末梢”,打造交通事故案件办理“高速通道”,着力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做法十分感兴趣。
“面对案多人少矛盾格外突出的困境,金凤区法院多措并举持续升级多元解纷新路径,在非诉讼服务区建立14个类型化行业调解室,注册调解组织34个、调解员289名,形成了多元解纷的强大专业力量。”刘建国认为,金凤区法院能够及时满足人民群众解纷新需求新期待,是金凤区法院激发自身活力、形成体系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益实践,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时度势,在全区法院统筹选派年轻干警到金凤区法院支援办案的探索成效,要用好用活该项举措,内外联动共同释放各项举措的最大潜能。
刘建国进一步建议,持续拓展数字司法应用,着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厅网线巡”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为群众解忧、帮法官减负、让正义提速;持续拓宽律师参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开展法官和律师共同培训,着力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